封面故事-004-2021.08.01
- Volume 004, Date 2021.08.01
-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先表歉意,烦请联系删除;在阅读过程中,烦请保持理智、客观心态
Cover Tale
暗度陈仓
- 欧美各国一直想对中国开展病毒溯源调查,近日又不断敦促第二次溯源调查,这个事情无疑已经政治化。说得直白点,只要他们进来,调查报告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写。上一次准备不足,调查报告写的不充分。
- 在这样情况下,无论事实如何,都不能批准所谓的第二次溯源调查。目前有些直接证据已经表明,把武汉作为所谓的“病毒发源地”站不住脚,武汉可能只是最初被察觉的受害者。此前已有相关技术人员基于事实证据发现荷兰的新冠病例最早或追溯到2019年12月。
- 此次全球疫情,美国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而美方的带头作用是全球疫情防治的关键,可以说只要他们戴口罩,欧美各国便会效仿跟进,这样就已经覆盖了全球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将绝大多数人纳入到抗疫的队列。特朗普对此要负很大的责任。
-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西方政客提出的病毒溯源调查,在推特发言:中国不会成为伊拉克。这个说法已经很形象,事实如何已不再重要。
课外学堂
-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网络上所谓的双减政策。诸多校外培训机构品牌的股价应声下跌,新东方暴跌50%。
- 教育一种产业的说法,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近年来,培训机构们如雨后春笋,就算不做家长,都有所耳闻。各个培训机构争相上市融资,开始资本运作,大肆宣传,广告投入额不菲。很多人觉得,老师们成了销售、成了业务明星,有业务指标要求,授课质量让人堪忧。
- 此前有人说,教育是上层阶级维稳的工具、是下层阶级上升的重要途径。教育的重要性一直都不言而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素质水平提高,对子女教育的期望也随着升高。而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分配似乎加剧了父母们的彷徨,加剧了这种趋势。
- 近日有新闻报道,安徽一教师在别墅补课被现场查处。网友戏称:查处扫黄打非查补课。到了这种程度,未免有点偏激。
- 这个双减政策只能说见仁见智。让学生回归校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学生不在校园?
一言既出
-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公开评价特斯拉自动驾驶,因此遭到总部职位调动。苏部长也并非在针对特斯拉,可能他只是想针对自动驾驶发表自己的专业评价。
- 对自动驾驶不了解,但想必大家直观上也都能认识到他所说的问题。不带情绪地评价,我觉得苏部长说的是废话。
有点遗憾
- 7月29日华为召开产品发布会,发布了P50系列手机,有点遗憾的是P50系列只有4G版本,其中P50全系列采用高通骁龙888的4G版、P50 PRO则混用了麒麟9000以及骁龙888,均为4G版。由于各方面原因,余承东坦诚华为的旗舰手机空有5G芯片但无法使用5G网络。据说是在射频芯片方面被美方限制。
- 5G功能已经下放到很多新面世的中端机型中。P系列一直是华为的王牌旗舰机,4G版本的P50系列手机难免让人有点遗憾。当然,现在国内用户手中的手机大部分还是4G版,5G也还未真正铺展开来,即便拿着5G手机,也是以使用4G网络为主。5G功能可能只是个缺憾,相信P50系列还是有相当不俗的表现。
迫不得已
- 东京奥运会,日本选手桥本大辉获得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赛后网友表示不服。国内网民更是对中国选手肖若腾“遗憾”摘银表示气愤。网友们最大的突破点是桥本大辉在跳马环节中,落地时一脚踩出了界外,还能获得高分,质疑裁判不公平。
- 国际体操联合会的网络社交平台遭到巨量的辱骂,无奈关闭评论。此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史无前例地公布了评分细节,公布了桥本大辉在跳马环节的评分,结果表明是符合评分规则的。
- 其实,此前也有一些体操爱好人士给了解释,认为这一评分可能没有问题。对于我们不懂行的观众来说,很多人觉得体操评分有很大的主观性,确实是的,也难怪这一评分引起了轩然大波,“不符合我的主观判断,乱来的”。
- 对于这届奥运会,中国网民的代入感太强,情绪激昂。而很多自媒体借此机会对一些焦点问题大肆宣传,不管其真实性,打着爱国的旗号骗流量,实在是令人唏嘘。
数字侵权
-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必须依法征得个人同意。
- 数字侵权在现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除了像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这样的敏感个人信息泄漏问题,恶意收集用户信息在中国更为普遍。百度李彦宏曾经说大部分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来交换利益。其实不然,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知情权受限,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点了“同意”。
- 近年来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互联网大数据操纵频出,用户对于自己的隐私有了更清醒认识。但很多情况下,这个认识只是从不知情到知情,用户还未有权利从同意到不同意。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人们真正意义上能够有不同意的权利。
标题:封面故事-004-2021.08.01
链接:http://www.outblue.cc/178
来源:OutBlue Blog
说明:文章版权本站所有,欢迎转载分享,望能备注出处
链接:http://www.outblue.cc/178
来源:OutBlue Blog
说明:文章版权本站所有,欢迎转载分享,望能备注出处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